地址:
业务咨询:
投诉建议:
服务热线:
400-666-1678(免收话费)
总机:0755-8885-0135
充电宝作为便携式电子设备,除了中国强制性的 CCC 认证外,在不同国家 / 地区销售或针对特定场景使用时,还需通过多种类型的认证。这些认证主要围绕安全、电磁兼容、环保等核心维度,以下是常见的认证类型:
一、国际通用及地区性安全认证
CE 认证(欧盟)
欧盟市场强制性认证,涵盖安全(LVD 低电压指令) 和电磁兼容(EMC 指令) 两大核心要求。
充电宝需符合 EN 62133(便携式电池安全标准)和 EN 61000(电磁兼容标准),证明产品在电压、电流、温升、短路保护等方面的安全性,以及对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控制能力。
FCC 认证(美国)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强制要求,针对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确保充电宝在使用中不会对美国的无线电通信产生干扰。
分为 FCC ID(无线功能产品,如带蓝牙的充电宝)和 FCC DoC(非无线产品)两种认证模式。
UL 认证(美国,自愿性但广泛认可)
由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制定标准,核心是电池安全,包括 UL 2054(便携式充电设备安全标准)和 UL 1642(锂电池安全标准)。
认证内容涵盖过充、过放、短路、高温、冲击等极端场景下的安全性,是美国市场消费者认可度极高的自愿性认证,常被零售商作为入场门槛。
PSE 认证(日本)
日本强制性认证,分为“特定电气用品” 和 “非特定电气用品” 两类,充电宝属于 “非特定电气用品”,需符合 JIS C 8712(便携式锂电池安全标准)和 JIS C 61000(电磁兼容标准)。
认证通过后需粘贴圆形 PSE 标志,方可在日本市场销售。
KC 认证(韩国)
韩国强制性认证,依据《电器用品安全管理法》,充电宝需符合 K62133(电池安全标准)和 K61000(电磁兼容标准),测试内容包括充电保护、放电保护、温度保护等安全性能,以及电磁辐射限值。
二、电池及环保相关认证
UN38.3 认证(国际运输安全)
由联合国制定的锂电池运输安全标准,所有含锂电池的产品(包括充电宝)在国际航空、海运等运输环节必须通过该认证。
测试项目包括高度模拟、温度循环、振动、冲击、短路、挤压等,证明电池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爆炸或起火。
RoHS 认证(欧盟及全球多地)
欧盟强制性环保认证,限制产品中铅、汞、镉等 10 种有害物质的含量。
全球多个国家 / 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已采纳类似标准(如中国 RoHS),充电宝需通过检测证明符合有害物质限值要求。
REACH 认证(欧盟)
欧盟针对化学品安全的法规,要求企业登记产品中所含的化学物质,限制高关注度物质(SVHC)的使用。
充电宝的外壳材料、电芯电解液等成分需符合 REACH 要求,避免因有害物质超标影响市场准入。
三、其他特殊场景认证
IEC 62133 认证(国际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便携式密封二次电池及电池组安全标准,是多国地区性认证(如 CE、PSE)的基础参考标准,侧重电池的电气安全和机械安全。
CB 认证(国际互认体系)
由 IECEE(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推出的国际认证体系,基于 IEC 标准进行测试,结果可被多个成员国认可(如欧盟、美国、日本等)。
企业通过 CB 认证后,可简化进入不同国家市场的认证流程,减少重复测试。
CPSC 认证(美国消费品安全)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针对消费品的安全要求,充电宝需符合 16 CFR Part 1240(便携式锂电池安全规范),避免因过热、爆炸等问题造成消费者伤害。
总结
不同认证的侧重点不同:安全认证(如 CCC、UL、EN 62133)保障产品使用中的电气和机械安全;电磁兼容认证(如 CE-EMC、FCC)控制设备对环境的电磁干扰;环保认证(如 RoHS、REACH)限制有害物质;运输认证(如 UN38.3)确保物流环节安全。企业需根据目标市场的法规要求和消费者需求,选择相应的认证类型,以实现合规销售并提升产品信任度。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欢迎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131-4343-1439(微信同号)
微测检测专线邮箱:mti@51mti.com
深圳总部
北京办事处
上海办事处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