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业务咨询:
投诉建议:
服务热线:
400-666-1678(免收话费)
总机:0755-8885-0135
IEC 认证申请流程
前期评估与准备
确定目标市场与标准适用性:企业需明确产品计划投放的目标市场,确认目标国或地区是否为 CB 体系成员(CB 体系基于 IEC 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 IECEE 运作的国际认证体系,众多国家相互认可 CB 测试证书 )。同时,要确定产品对应的 IEC 标准是否在目标市场认可范围内。例如,若产品计划出口至印度,印度是 CB 体系成员,企业就需了解产品相关的 IEC 标准在印度的认可情况。此外,还需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产品法律法规和认证要求,判断市场准入制度是自我符合性申明、强制性认证还是自愿性认证等。
识别国家差异:由于各国电网参数、气候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文化背景等存在差异,使得 IEC 标准与各国家标准间存在一定不同。像电压等级,有些国家是 110V,有些则是 220V;插头形状和规格在不同国家也有区别;气候类型不同,对产品的耐温、防潮等性能要求也不一样。企业要确保产品在设计、制造和评价上符合目标市场的标准差异。关键零部件的选择至关重要,推荐选用已通过 IEC 标准或 IEC 协调标准检测和认证的零部件,或能出具单独零部件 CB 检测报告和证书的产品。无论零部件之前获得过何种认证,都要在整机使用条件下(零部件技术参数与整机匹配),按整机标准相关要求接受检查和检测。部分 CB 成员国对电气产品使用的材料有明确认证要求,企业应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
准备技术资料:需准备一系列技术资料,如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结构图、电路图、工作原理图、零部件清单、关键零部件认证证书、产品铭牌、产品差异说明等。若无特殊情况,技术资料均使用英文,必要时还需提供目标市场官方语言版本。
提交申请
选择认证机构:挑选 IECEE 认可的国家认证机构(NCB) ,如中国的 CQC、德国的 TÜV 等。不同 NCB 在不同产品领域可能具有不同优势,企业可根据自身产品类型和过往经验等因素综合选择。
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信息:向选定的 NCB 提出 CB 认证申请,申请表中要详细填写申请人、制造商、生产厂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各类信息。提交申请时需注意诸多事项:申请人必须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独立实体;若委托代理人办理 CB 证书事宜,要向 NCB 提交委托书;申请可同时覆盖制造该产品的一个或多个国家中的一个或多个工厂,但包含多个生产厂时,应提交保证不同生产厂产品一致性的证明;每个申请单元只能包含一个商标品牌,若有多个品牌需分别提交申请,不过若多个商标标识均由制造商合法持有,可放在一张证书上;申请人可要求对产品进行其他 CB 成员国的国家差异测试并注明;要注明是否同意将证书内容作为公共信息发布在 IECEE 网站上;若申请人、制造商不是同一法人,应提交被授权代表制造商办理申请 CB 测试证书的证明,以及获得 CB 测试证书后制造商与申请人同样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证明;若制造商实验室已由 NCB 评审合格并签署协议,申请人可要求进行现场测试(TMP/WMT),并注明申请进行现场测试及现场测试实验室名称;要注明所使用 IEC 标准版本和其增补件,不确定时及时与 NCB 联系;还要注明 CB 测试报告和证书寄送地址、联系方式等。
产品测试
送样:NCB 正式受理申请并审阅资料合格后,申请人按送样清单准备测试样品,仔细核对样品型号、规格和数量后,送往指定实验室(CBTL,即 CB 测试实验室)进行样品测试。送样时,对于一些特殊产品,如电吹风、电动工具、电动食品加工机等带有不同附件或配件的产品,送样前应联系 NCB 或 CBTL 了解其对附件的要求;对于像压缩机等产品,可能需要提供转子堵转的样品和开盖样机;NCB 或 CBTL 还可能要求提供一定数量的零部件和材料样块。
测试过程与整改:CBTL 依据对应的 IEC 标准对样品进行全面测试,涵盖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多方面。若样品检测出现不合格项,申请人需及时与 CBTL 沟通,根据不符合通知进行整改,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若样品发生更改,要保存更改记录,以便在批量生产中落实更改措施,保证批量生产产品与送检样品一致。
审核与发证
报告评审:CBTL 完成测试后出具试验报告,NCB 对报告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产品是否符合标准、测试过程是否合规等。
费用结算与证书获取:评审合格后,申请人结算费用。若申请人 / 制造商 / 生产厂中有任一地址所在地为非 IECEE 成员国时,需交纳 CB 测试证书附加费。费用结清后,即可获得 CB 测试报告和测试证书。拿到证书后,要仔细核对 CB 测试报告和证书信息,包括申请人、制造商和生产厂名称及地址、产品名称、技术参数、IEC 标准版本及增补件、测试报告编号、证书编号、发证日期等;同时检查 CB 测试报告内容,如样品描述、国家和地区差异、样品铭牌、报告主题内容、样品照片、零部件清单、测试数据、报告签发人、签发日期等 。
后续维护
标准更新应对:若 IEC 标准更新,企业需关注标准变化,可能需要对产品进行重新评估和测试,以确保产品持续符合新的标准要求,必要时申请更新 CB 证书。
证书变更管理:当发生商标变更、申请人 / 制造商 / 工厂名称和地址变更、由于产品命名方法变化引起的获证产品名称和型号变更、在证书上增加或减少同种产品其他型号、在已获得的 CB 测试报告 / 证书基础上追加某些国家 / 地区的标准差异测试、产品的电路、结构或外观发生变化、影响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发生变化等情况时,持证人可向 NCB 提出变更申请 。标准换版或增加修正件时,须申请新证书。
CE 认证申请流程
确定适用指令与标准
指令识别:欧盟有超过 20 个指令覆盖不同产品范围,如电子电器产品可能涉及低电压指令(LVD)、电磁兼容指令(EMC);机械设备涉及机械指令等。企业首先要明确产品所属类别,确定其适用的欧盟指令。例如,一款智能手环,属于电子电器产品,可能同时涉及 LVD 指令和 EMC 指令 。
标准匹配:确定适用指令后,要找到与之对应的欧盟协调标准(EN 标准)。这些标准是指导产品满足指令基本要求的详细技术文件。虽然企业可选择其他方式满足指令基本要求,但符合协调标准会被视为满足相关基本要求,且大部分企业会选择遵循协调标准进行产品设计和认证准备 。
符合性评估
自我评估(部分产品适用):对于一些符合性较低、风险较小的产品,企业可进行自我评估。企业依据相关标准,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等进行审查,评估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自行编制技术文件,如产品说明书、设计图纸、测试报告等。
第三方机构评估(高风险产品):对于高风险产品,如医疗器械、压力容器等,企业必须委托具有欧盟委员会授权资质的第三方公告机构进行评估。第三方机构会对产品性能、安全、环保等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和评估,检测内容根据产品所属指令和标准而定,例如对电子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电磁兼容性进行测试。
编制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是证明产品符合欧盟指令要求的重要依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说明书,要详细说明产品功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设计图纸,展示产品的结构和电路设计等;制造工艺说明,阐述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控制要点;测试报告和检验结果,涵盖产品各项性能测试的数据和结论;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估报告,对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说明采取的安全措施;生产流程控制文件,用于证明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可控。技术文件应完整、规范、易于追溯,企业要妥善保存,随时准备接受监管部门查验。
产品测试(如需)
大部分产品需要通过测试来验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企业可先进行内部测试,但某些产品必须由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测试内容广泛,包括安全性测试,如电子产品的防触电保护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检测产品对周围环境电磁干扰的抗扰度以及自身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否超标;性能指标测试,根据产品特点对其特定性能进行检测,如灯具的发光强度、寿命等测试。测试完成后,企业会获得正式测试报告,该报告将作为技术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制符合性声明
完成技术文件准备和测试验证后,企业需撰写“EU 符合性声明”。这份声明由制造商或其授权代表签署,明确声明产品符合相关的欧盟指令和标准。符合性声明是 CE 标志的法律依据,也是向市场监管机构证明产品合格的关键文件 。
贴附 CE 标志与申报(部分产品)
标志贴附:企业在产品或产品铭牌上清晰、永久地贴附 CE 标志,CE 标志必须按照规定图样制作,不得随意更改大小或样式。若公告机构参与了产品认证,CE 标志还需包含公告机构的公告号 。
申报或注册(部分产品):某些类别的产品在贴附 CE 标志后,还需要向相关主管机构进行申报或注册,以完成整个合规流程 。
持续监督与维护
获得 CE 认证后,企业需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监控产品生产过程和质量。确保每一批次产品都符合认证时所依据的标准和指令要求。若产品发生任何变更,如设计变更、关键零部件更换等,企业需要重新评估产品是否仍然符合 CE 认证要求,必要时重新进行测试和认证流程 。欧盟监管部门也会不定期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抽查,若发现产品不符合 CE 认证要求,企业可能面临产品召回、罚款等处罚措施。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欢迎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131-4343-1439(微信同号)
微测检测专线邮箱:mti@51mti.com
深圳总部
北京办事处
上海办事处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