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业务咨询:
投诉建议:
服务热线:
400-666-1678(免收话费)
总机:0755-8885-0135
蓝牙技术联盟(SIG)针对 BQB 认证制定了一系列全面且细致的要求,旨在保障蓝牙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兼容性、互通性以及质量稳定性,具体涵盖技术、商标使用、认证流程及产品范围等多个维度。
技术标准要求
射频性能指标:蓝牙设备的射频性能必须符合严格标准。在发射功率方面,Class 1 设备需将发射功率控制在≤20dBm,Class 2 设备则要≤4dBm,以此确保信号强度既满足传输需求,又避免对其他无线设备产生干扰。接收灵敏度也有明确规定,经典蓝牙 BR 模式下需≤ - 70dBm,EDR 模式≤ - 75dBm,BLE 模式(1M 速率)≤ - 90dBm,保证设备能够精准接收微弱信号,维持稳定连接。中心频率稳定性同样关键,误差需控制在≤±75kHz,防止频率漂移导致通信故障。此外,调制特性也有相应规范,如经典蓝牙频率偏移峰值应≥80kHz 且≤175kHz,BLE 调制指数需在 0.4 - 0.5 范围内,确保信号调制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协议一致性规范:蓝牙设备必须严格遵循蓝牙核心协议栈规范。以基带与链路管理为例,查询、寻呼流程的响应时间需≤1.28 秒,链路建立成功率要≥99%,重连时间应≤5 秒,保障设备间连接的高效与稳定。对于经典蓝牙,L2CAP、SDP、RFCOMM 等协议的各项功能都要经过严格测试;低功耗蓝牙则着重检测 ATT、GATT、SM 协议的执行情况,每个协议的测试用例通常超过 50 项,全面覆盖正常与异常通信场景。在安全性测试上,模拟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等常见手段,验证设备加密算法(如 AES - 128)的合规性、配对流程的安全性以及密钥管理的规范性,防止数据泄露与非法连接。
互操作性与场景测试准则:模拟真实使用环境,开展多维度互操作性测试。在多设备连接测试中,依据设备类型设定不同连接数目标,如蓝牙网关需支持至少 8 个并发连接,同时测试连接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每连接平均吞吐量≥1Mbps)、延迟(指令响应≤200ms)及稳定性(连续 24 小时无断连)。跨品牌兼容性测试选择三星、苹果、索尼等市场主流设备作为测试伙伴,确保配对成功率≥98%,功能交互准确无误,数据同步一致。考虑到实际使用中的环境因素,在温湿度试验箱中,将设备置于 - 30°C ~ 85°C、湿度 5% ~ 95% 的环境下测试连接稳定性;在电磁干扰测试场地,模拟车载、商场等复杂电磁环境,监测通信误码率(≤0.1%)与连接保持能力(30 分钟内无断连)。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如车载蓝牙要重点测试音频同步延迟(≤50ms),医疗蓝牙则需在医院高频设备环境下检测抗干扰能力。
商标使用规则:“蓝牙”(Bluetooth)名称及蓝色徽标是 SIG 的注册商标,受全球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任何产品若在外观、包装、说明书、宣传材料等上面使用这些商标,必须先通过 BQB 认证并获得 SIG 的正式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即构成商标侵权,SIG 将采取法律行动,包括发出侵权警告函,要求企业立即停止使用并销毁相关物料;企业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金额视侵权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最高可达 20 万美元;若侵权行为持续或情节恶劣,SIG 将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可能判决产品禁售、没收违法所得,甚至对企业负责人处以行政处罚。
认证流程规范
申请阶段要求:企业在完成产品的内部评估与测试且性能达标后,通过 SIG 官方认证平台提交 BQB 认证申请。申请材料务必齐全且准确,包括详细的测试报告(由 SIG 授权的 BQTF 实验室出具,涵盖射频、协议、互操作性等所有测试结果)、产品技术规格书(清晰说明蓝牙版本、发射功率、支持的 Profile 等参数)、用户手册(用于验证产品功能与宣传一致)、商标使用授权声明(若产品使用蓝牙标识)等。任何材料缺失或错误都可能导致申请延误。
审核阶段流程:SIG 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展开严格审核,审核周期通常为 1 - 2 周。审核重点在于测试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产品技术规格是否与测试结果匹配,以及商标使用的合规性。若发现材料问题,SIG 会向企业发出补正通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或修正。企业需密切关注申请状态,及时响应 SIG 反馈,以保障审核顺利推进。若产品通过审核,企业将获得 BQB 认证证书,正式获得使用蓝牙标识的授权;若未通过,SIG 会详细说明原因,企业需针对性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提交测试报告与相关材料进行二次审核,二次审核通常需额外付费,周期与首次审核相当。
适用产品范围界定
终端消费类设备:所有面向市场销售、具备蓝牙功能且标注蓝牙标识的终端产品,如蓝牙耳机、智能手表、蓝牙音箱、车载蓝牙适配器等,都必须通过 BQB 认证。这类产品直接面向消费者,蓝牙功能往往是核心卖点,标注蓝牙商标对体现产品价值至关重要,因此认证成为必然要求。例如,一款未认证的蓝牙耳机若在外包装印上 “蓝牙 5.0” 字样,便构成侵权,将面临 SIG 的法律追责。
蓝牙模块与芯片:未认证的蓝牙模块(如用于智能家电的嵌入式模块)若被企业采购用于成品生产,需先完成全项测试(获得 QDID 认证);而使用已认证模块的成品企业,可通过列名认证(EPL)简化流程,但需向 SIG 提交模块认证信息与成品关联证明,确保模块核心参数未被修改。芯片厂商(如 Nordic、TI)生产的蓝牙芯片,也必须通过 BQB 认证才能销售给下游企业,因为芯片作为蓝牙技术的核心载体,其技术合规性是下游产品认证的基础。
技术版本限制:自 2019 年起,SIG 明确规定仅支持蓝牙 4.2 及以上版本的设备才能通过认证,老旧版本(如蓝牙 2.1、3.0)因安全漏洞与兼容性问题被逐步淘汰。这意味着无论产品采用经典蓝牙(BR/EDR)还是低功耗蓝牙(BLE)技术,只要属于 4.2 及以上版本,且涉及商标使用或技术合规性要求,均需通过 BQB 认证 。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欢迎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131-4343-1439(微信同号)
微测检测专线邮箱:mti@51mti.com
深圳总部
北京办事处
上海办事处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