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业务咨询:
投诉建议:
服务热线:
400-666-1678(免收话费)
总机:0755-8885-0135
Qi2.0 认证是无线充电联盟(WPC)推出的针对移动和便携设备的无线充电认证标准。以下是对其相关认证问题的解析:
认证要求严格:
兼容性要求:产品需能兼容各种支持 Qi2 标准的无线充电设备,包括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平板等,确保无线充电功能可无缝对接,实现稳定高效充电。
安全性要求:必须具备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等功能,防止充电异常引发安全问题,保障用户使用安全。
性能要求:对无线充电的功率、效率、速度等有一定要求,需具备较高功率和效率,满足用户快速充电需求,且充电过程中性能稳定,避免出现充电中断或速度慢等问题。
认证流程复杂:
成为会员:企业需先注册成为 WPC 会员并支付相应等级会员年费。
提交申请:签署 logo 许可协议,发起产品认证登记并填写申请资料。
实验室测试:在 WPC 认可的实验室进行符合性测试,包括对产品性能、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检测。
互操作性测试:在 Interoperability Testing Center(IOC)实验室进行互用性测试,确保产品与其他 Qi2 设备兼容。
审核发证:测试通过后,经 WPC 审核签发 Qi2 证书。
认证成本增加:Qi2.0 发射端产品若选择 MPP 或 EPP 模式,必须配备鉴权芯片,这增加了产品成本。而且 MPP 或 EPP 的发射端产品过认证的流程比之前增加了鉴权芯片定制的步骤,该流程需要 4-6 周,导致认证周期变长,间接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难度大:Qi2.0 中 MPP 测试项目约有 370 多项,其中 60% 以上为 FOD 异物检测项目,对测试定位要求更严格,对于方案商来说,FOD 异物检测会是整改难点。
市场推广存在阻碍:
设计成本与空间限制:实现磁力对齐需要品牌在手机内集成磁铁组件,这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还对手机的内部结构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厂商为了平衡成本与设计,选择只支持 Qi2 的无线充电功率而不加入磁吸功能。
法规限制:在中国,《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到“移动、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为 100-148.5kHz、6765-6795kHz、13553-13567kHz 频段”,但 Qi2 的工作频率为 360Hz,不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这使得国内手机品牌对 Qi2 的支持受到限制。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欢迎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131-4343-1439(微信同号)
微测检测专线邮箱:mti@51mti.com
深圳总部
北京办事处
上海办事处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