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业务咨询:
投诉建议:
服务热线:
400-666-1678(免收话费)
总机:0755-8885-0135
日本 PSE 认证(Product Safety of Electrical Appliances & Materials)是针对电气产品进入日本市场的强制性安全认证,根据产品风险等级分为菱形 PSE(特定电气用品) 和圆形 PSE(非特定电气用品) 两类,二者申请流程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为两类认证的详细申请流程拆解:
一、前期核心准备:明确产品分类与标准
无论申请哪种 PSE 认证,前期准备是缩短周期的关键,需完成 3 项基础工作:
确认产品归属类别
依据日本《电气用品安全法》(DENAN Law),先判断产品属于 “特定电气用品”(高风险,如电源适配器、漏电保护器、插头插座等,共 450 + 品类)还是 “非特定电气用品”(低风险,如电风扇、电饭煲、LED 灯具等,共 1100 + 品类)。分类错误会直接导致流程返工。
确定适用技术标准
需符合日本工业标准(JIS)或国际标准(如 IEC 标准转化的 JIS 标准),例如:
信息技术设备常用 JIS C 62368-1;
照明设备常用 JIS C 8151;
电源适配器常用 JIS C 60950-1(旧标准,部分已更新为 C 62368-1)。
准备基础资料框架
提前整理企业资质(营业执照、工厂信息)、产品技术文件(规格书、原理图、BOM 表)、日文标签 / 说明书等(具体清单可参考前文 “PSE 认证资料要求”),非日文文件需提前完成专业翻译。
二、菱形 PSE 认证流程(特定电气用品:第三方发证 + 审厂)
菱形 PSE 针对高风险产品,需通过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授权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如 JET、JQA、UL Japan 等)审核,流程更严格,周期通常为3-6 个月,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1:选择授权认证机构并提交申请
选择具备对应产品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机构(需确认机构在 METI 的授权范围);
向机构提交正式申请,包括:认证申请表、企业营业执照、工厂授权书(如委托代理)、产品技术规格书等基础资料。
步骤 2:认证机构审核技术文件
机构工程师审核产品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和合规性,重点核查:
BOM 表中关键安全元器件(如保险丝、X/Y 电容、电源线、光耦等)是否具备国际安全认证(如 UL、VDE、CQC 等);
电路原理图、PCB 布局是否符合 JIS 标准中的安全设计要求(如爬电距离、电气间隙);
日文标签是否包含“菱形 PSE 标志”“额定电压(100V)”“型号”“制造商信息” 等强制内容。
若文件存在问题,需按机构要求修改后重新提交。
步骤 3:送样测试
按认证机构要求提供3-5 台成品样机(需与量产产品一致);
由机构指定实验室进行全项安全测试,测试项目根据产品类别而定,核心包括:
电气强度测试、绝缘电阻测试、接地连续性测试;
异常工作测试(如过载、短路)、温升测试;
防火阻燃测试(针对外壳、线缆等部件)。
测试不合格需整改产品后重新送样,直至通过。
步骤 4:工厂审查(首次申请必做)
菱形 PSE 强制要求 “工厂质量体系审核”,认证机构会派审核员到生产工厂现场审查,重点核查:
工厂是否建立符合 ISO 9001 或同等的质量管理体系;
生产流程是否可控(如元器件进货检验、生产过程管控、成品出厂测试);
检测设备是否校准合格并正常使用;
关键元器件的采购与管控记录是否完整。
审厂发现的问题需在规定期限内提交整改报告,机构复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步。
步骤 5:颁发菱形 PSE 证书并完成 METI 注册
技术文件审核、测试、审厂均通过后,认证机构颁发菱形 PSE 证书(有效期 3 年、5 年或 7 年,按产品类别划分);
企业需通过日本本地进口商或授权代表,将 PSE 证书及相关资料提交至 METI 进行注册备案(备案后 METI 会发放 “登录证”)。只有完成备案,产品才可合法进入日本市场。
步骤 6:后续维护(年审 + 证书更新)
证书有效期内,需接受认证机构的年度工厂审查(年审),未通过年审会导致证书失效;
证书到期前 3-6 个月,需向机构申请更新,流程类似首次申请(可能简化测试或审厂环节,具体视产品变更情况而定)。
三、圆形 PSE 认证流程(非特定电气用品:自我声明 + 第三方测试辅助)
圆形 PSE 针对低风险产品,采用 “制造商自我声明” 模式,无需第三方机构发证,但需以第三方实验室的测试报告作为符合性证明,流程更简便,周期通常为1-2 个月,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1: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产品测试
选择具备日本认可资质的实验室(如 SGS、TÜV、Intertek 等),提交样机(通常 2-3 台)和技术文件;
实验室依据对应 JIS 标准进行安全测试,出具正式测试报告(报告需包含产品型号、测试项目、结果判定等关键信息,需为日文或日文翻译件)。
注:部分简单产品(如低压小功率设备),制造商可自行测试,但市场抽查时需提供完整测试记录,风险较高,建议优先选择第三方实验室测试。
步骤 2:编制 “符合性声明书”(Self-Declaration)
制造商根据测试报告,自行编制 **《电气用品符合性声明书》**(日文:「電気用品適合宣言書」),需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制造商名称、地址(海外制造商需注明日本授权代表信息);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依据的 JIS 标准编号;
测试报告编号及实验室名称;
声明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承诺,需由企业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步骤 3:产品贴附圆形 PSE 标志并准备资料存档
在产品本体或最小包装上贴附“圆形 PSE 标志”(标志需清晰、不易脱落),同时标注额定电压、型号、制造商信息等;
妥善存档符合性声明书、第三方测试报告、技术文件、标签设计稿等资料,无需提交至 METI 备案,但日本海关或市场监管机构(如 METI 下属的地方支局)抽查时需能即时提供。
步骤 4:通过日本进口商清关入市
海外制造商需通过日本本地进口商办理清关,进口商需确认产品已贴附圆形 PSE 标志、资料齐全;
市场抽查时,进口商需配合提供符合性证明文件,若无法提供或产品不符合标准,将面临产品扣押、罚款等处罚。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欢迎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131-4343-1439(微信同号)
微测检测专线邮箱:mti@51mti.com
深圳总部
北京办事处
上海办事处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