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业务咨询:
投诉建议:
服务热线:
400-666-1678(免收话费)
总机:0755-8885-0135
Qi2 无线充认证是由无线电力联盟(WPC)主导的标准化认证流程,旨在确保产品符合 Qi2 技术规范(尤其是磁吸功率规范 MPP),流程严谨且涉及多环节技术验证,具体步骤如下:
一、前期准备阶段
加入 WPC 会员
企业需先注册成为 WPC 会员(分普通会员、高级会员等,费用不同),获得 Qi2 技术文档(如《Qi2 System Description》《MPP Protocol Specification》)和测试标准的访问权限,明确产品需满足的技术参数(如磁吸对位精度≤2mm、功率范围 5-15W/25W 等)。
产品设计与预开发
依据 Qi2 规范设计产品,核心需满足:
硬件要求:采用符合 MPP 标准的线圈(直径、匝数需匹配)、磁吸模块(钕铁硼磁铁阵列)、电源管理芯片(需支持 WPC 加密协议);
软件协议:集成 Qi2 通信协议(包括设备识别、功率协商、异物检测 FOD 逻辑等);
安全设计:过温保护(≤45℃触发降功率)、过流保护、异物检测(金属异物 0.5 秒内断电)等功能。
二、测试阶段(核心环节)
自主预测试
企业按 WPC 提供的《Qi2 Test Plan》进行自测,重点包括:
兼容性测试:与至少 10 款主流认证设备(如 iPhone 15、三星 S25 等)的充电稳定性、功率达标情况;
性能测试:充电效率(≥70%@15W)、待机功耗(≤50mW)、磁吸定位精度;
安全测试:FOD 响应速度、高低温环境(-10℃~40℃)下的工作状态、电磁辐射(EMC)合规性。
提交官方测试
选择 WPC 授权的第三方实验室(如 UL、TÜV、微测检测等),提交:
产品样品(通常 5-10 台,含包装、说明书);
自测报告、电路原理图、BOM 清单、固件版本说明;
测试费用(单款产品约 5000-15000 美元,视功能复杂度而定)。
实验室全项测试
实验室按 WPC 标准进行 300 + 项严格测试,核心项目包括:
协议一致性:验证与 Qi2 设备的通信握手、功率协商是否符合规范;
磁吸兼容性:在不同偏移角度(0°~15°)下的充电稳定性;
极端环境测试:高温高湿(40℃/90% 湿度)、振动、跌落等可靠性验证;
安全冗余测试:故意放入金属异物(硬币、钥匙)测试 FOD 触发有效性。
三、审核与认证阶段
测试报告审核
实验室将测试报告提交 WPC 技术委员会,审核内容包括:
所有测试项是否 100% 通过(不允许 “条件通过”);
产品设计是否存在规避测试的行为(如仅在特定模式下达标)。
工厂审查(可选)
对批量生产的产品(如车载无线充、桌面充),WPC 可能委托机构抽查工厂:
生产流程是否符合质量管控标准(如 ISO 9001);
关键组件(如线圈、芯片)的采购渠道是否合规(需来自 WPC 认可供应商)。
认证通过与标识授权
审核通过后,WPC 授予产品 Qi2 认证证书,允许使用 Qi2 官方标识(需按规范印刷在包装和产品本体),并将产品信息录入全球 Qi 认证数据库(消费者可查询验证)。
四、后续维护
年度续费
企业需按会员等级缴纳年费,维持认证有效性(若中断,产品需重新认证)。
变更重审
若产品硬件(如芯片型号、线圈参数)或软件(固件版本)发生重大变更,需重新提交测试,否则认证可能被撤销。
市场抽检
WPC 会不定期购买市场流通的认证产品复检,若发现不符合标准(如功率虚标、FOD 失效),将公开通报并撤销认证。
流程周期与核心难点
周期:通常 3-6 个月(自主预测试充分可缩短至 45 天);
难点:协议一致性测试(需精准匹配 WPC 加密通信逻辑)、磁吸兼容性(不同品牌设备的磁铁布局差异可能导致测试失败)。
通过 Qi2 认证,意味着产品在兼容性、安全性、性能上达到全球统一标准,是进入主流消费电子市场的关键门槛。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欢迎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131-4343-1439(微信同号)
微测检测专线邮箱:mti@51mti.com
深圳总部
北京办事处
上海办事处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