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业务咨询:
投诉建议:
服务热线:
400-666-1678(免收话费)
总机:0755-8885-0135
2025 年8 月1 日,一项关乎所有带无线功能设备进入欧盟市场的强制性认证正式落地 ——EN 18031 网络安全认证。作为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RED 2014/53/EU)框架下的关键协调标准,其通过补充授权法案 (EU) 2022/30 明确了联网设备的网络安全底线,成为企业叩开欧洲市场大门的 “必答题”。本文结合最新法规要求与企业实操经验,从认证核心要素到落地流程进行全面拆解。
一、EN 18031 认证:覆盖范围与刚性要求
EN 18031 并非单一标准,而是由三个细分标准构成的完整体系,针对不同类型设备提出差异化安全要求,其强制力已延伸至欧洲经济区(EEA)30 国及土耳其等关联地区。
1. 标准分项与适用设备清单
EN 18031-1:基础网络安全规范
覆盖所有具备联网功能的设备,小到家用路由器、智能灯泡,大到工业网关、智能家居中控。核心要求聚焦“基础安全防线”:禁用 “123456”“admin” 等默认密码,强制用户首次使用时自定义高强度密码;需内置防 DDoS 攻击机制,能识别并拦截异常流量;固件更新必须通过数字签名验证,杜绝恶意篡改 —— 这也是多数企业初期合规的 “高频整改点”。
EN 18031-2:隐私敏感设备专项要求
针对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健康手环)、儿童监护设备(如儿童智能手表、定位器)等。除基础安全外,额外强调“数据隐私保护”:用户生物数据(如心率、定位信息)需采用 AES-256 加密存储与传输;儿童设备需内置家长控制功能,可远程限制数据收集范围;设备需提供 “一键注销” 功能,确保用户停止使用后数据能彻底删除。
EN 18031-3:金融设备安全规范
适用于 POS 机、移动支付终端、自助取款机等金融相关设备。核心围绕 “交易安全”:需具备交易数据实时校验机制,防止传输过程中被篡改;物理层面需设计防拆传感器,一旦设备被非法拆解立即触发数据自毁;软件层面需集成防金融欺诈算法,能识别伪造交易指令或异常操作行为。
需注意的是,医疗器械(受 MDR 法规独立管辖)及特定航空设备可豁免部分条款,但需提前向欧盟委员会提交豁免申请并提供合规替代方案。
2. 地域适用与特殊市场政策
除欧盟 27 国,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这 3 个欧洲经济区国家已同步纳入强制范围。特殊市场需关注两点:
英国虽已脱欧,但目前仍无限期认可 CE-RED 认证(含 EN 18031),企业可凭现有证书进入英国市场,但需持续关注 UKCA 认证的替代过渡期政策;
土耳其因与欧盟的关税同盟协议,已明确同步实施 EN 18031 要求,且额外要求产品包装标注土语安全提示,并指定本土授权代表对接合规事务。
二、认证落地流程:从准备到获证的关键步骤
EN 18031 认证周期通常为 4-8 周,但实际操作中 80% 的产品因细节疏漏需整改,建议企业提前 6-12 个月启动准备。整体流程可分为三大阶段:
1. 前期准备:技术文件与风险摸底
核心是“让产品从设计端就合规”。需准备的技术文件包括:设备电路图(需标注安全芯片位置)、完整的风险评估报告(需覆盖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场景)、BOM 清单(关键零部件如加密芯片需标注是否符合 EN 18031 要求)。
若设备含 USB 接口,需注册 USB-IF 会员(年费 2 万美元,集团子公司可共享会员资格),获取 USB 认证相关资质 —— 这一步常被中小企业忽略,易导致后期测试卡壳。建议同步开展 “摸底测试”:重点检查默认密码是否可禁用、固件签名机制是否生效,提前整改可减少 30% 的后期返工时间。
2. 实验室测试:核心项目与成本优化
测试需在欧盟认可的实验室完成,必测项目分两类:
网络安全专项:包括渗透测试(模拟黑客利用漏洞入侵的全过程)、固件安全审计(扫描代码中是否存在未修复漏洞)、安全更新流程验证(测试固件推送是否加密、是否支持版本回滚);
RF/EMC 基础项:即射频性能(如 EN 300 328 标准)和电磁兼容(如 EN 55032 标准),这部分若企业已持有 EN 303 645 报告,可申请测试数据复用,直接减少 30% 的测试费用。
测试中需重点关注“场景化验证”:例如儿童手表需实际测试家长控制功能是否能限制定位信息分享;POS 机需模拟 “暴力拆解” 场景,验证防拆传感器是否能触发数据保护机制。
3. 公告机构审核与证书获取
测试通过后,需将测试报告提交至欧盟授权的公告机构(如 Bureau Veritas、SGS 等)。审核重点包括:测试项目是否完整覆盖对应标准要求、整改措施是否有效解决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审核通过后,企业将获得 CE-RED 证书(证书需明确标注符合 EN 18031 对应分项),若为 USB 设备还会同步获取 TID 号。
实操建议选择“双认可” 实验室(同时具备 CNAS 和欧盟认可资质),一次测试可同时获得国内与欧盟认可的报告,能将整体周期缩短 40%。
三、违规风险与企业应对策略
欧盟对 EN 18031 合规的监管采取 “主动抽查 + 市场举报” 双机制,违规代价显著:产品可能被海关扣留甚至销毁,企业最高面临年营业额 4% 的罚款,且会被纳入欧盟 “安全门” 黑名单,影响其他产品的市场准入。企业需从设计到市场端全链条防控风险。
1. 设计阶段:嵌入合规基因
针对 EN 18031-1 的 “默认密码” 要求:在设备系统中删除所有预设密码,强制用户首次开机时完成密码设置(密码需满足 “8 位以上 + 大小写字母 + 数字 + 特殊符号” 组合要求);
针对 EN 18031-3 的 “物理安全” 要求:支付终端等设备需集成微型防拆传感器,与主板核心芯片联动,一旦检测到非法开启,立即启动加密芯片锁死功能;
通用建议:预留“安全更新通道”,确保设备上市后能通过 OTA 方式推送安全补丁,且补丁需支持 “强制更新”(用户不可跳过关键安全更新)。
2. 认证阶段:规避流程陷阱
认证机构选择:优先选择欧盟本土公告机构,其证书在欧盟市场的公信力更高,可减少海关抽查时的额外验证;
特殊市场准备:进入土耳其市场时,需提前与本土授权代表确认土语标注要求(如包装需注明“符合 EN 18031 标准” 的土语翻译),并留存授权代表的联络证明文件;
周期管理:若产品计划在 2025 年 8 月后上市,建议最晚在 2025 年 2 月启动认证流程,预留充足的整改与审核时间。
3. 上市后:持续合规维护
EN 18031 认证并非 “一劳永逸”,企业需建立 “漏洞响应机制”:定期扫描设备固件是否存在新漏洞(建议每季度至少1次),发现漏洞后需在90天内推送修复补丁 —— 这也是欧盟公告机构年度监督审核的重点。可借助第三方安全平台订阅 CVE 漏洞数据库,及时获取与设备芯片、协议相关的漏洞预警。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欢迎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131-4343-1439(微信同号)
微测检测专线邮箱:mti@51mti.com
深圳总部
北京办事处
上海办事处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