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业务咨询:
投诉建议:
服务热线:
400-666-1678(免收话费)
总机:0755-8885-0135
自 2025 年 8 月 1 日起,欧盟正式将 EN 18031 网络安全认证纳入《无线电设备指令》(RED 2014/53/EU)强制要求,所有带无线功能的设备若未通过该认证,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作为欧盟构建 "联网设备安全防线" 的核心标准,EN 18031 对认证资料的完整性、证书维护的规范性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结合最新政策与实操经验,从资料准备、有效期管理到风险防控展开全面解读。
一、EN 18031 认证必备资料:全维度覆盖安全证据链
EN 18031 认证的资料准备需围绕 "安全设计 - 测试验证 - 生产管控" 全流程展开,欧盟授权法规 (EU) 2022/30 及标准本身明确了资料的核心框架,缺失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审核延迟。
1. 技术文件:安全合规的核心证明
技术文件是认证审核的重点,需清晰展现产品的安全设计逻辑与风险应对能力:
产品规格书:需包含硬件架构图(标注安全芯片、传感器等关键组件位置)、软件组件清单(列明操作系统版本、第三方库版本,如 Android 14、OpenSSL 3.2 等)、通信协议详情(明确 Wi-Fi / 蓝牙等无线模块的工作频段、发射功率,需符合欧盟频谱规范)。
安全设计文档:这是资料的 "灵魂",需细化到具体防护机制:
威胁建模报告:需结合产品应用场景分析潜在风险,如智能摄像头需说明 "针对 DDoS 攻击的流量清洗设计",支付终端需阐述 "防侧信道攻击的硬件隔离方案";
加密机制说明:需明确加密算法的具体应用场景,如 "AES-256 用于本地数据存储加密,TLS 1.3 用于云端通信加密",并附算法实现的代码片段验证(无需完整源码,需关键逻辑);
访问控制策略:需说明权限分级机制,如智能门锁的 "管理员权限可修改密码,普通用户仅可开锁",若涉及生物识别(如指纹解锁),需提供防伪测试报告(如对假指纹的识别率≥99.9%)。
数据流程图:需标注个人数据的全生命周期路径—— 从 "用户数据采集(如智能手表的心率数据)" 到 "存储介质(如本地 Flash 或云端服务器)",再到 "传输通道(如蓝牙或蜂窝网络)",每个环节需注明加密措施,确保符合 GDPR 的数据保护要求。
风险评估报告:需采用量化方式评估漏洞风险,按 "威胁可能性 × 影响程度" 划分风险等级(高 / 中 / 低),并对应提出缓解措施。例如:针对 "固件篡改" 风险,若评估为 "高风险",需说明 "采用 RSA 2048 数字签名验证固件完整性,且每季度进行漏洞扫描"。
2. 测试样机:确保测试真实性的基础
样机需满足 "可测试性" 与 "一致性" 要求,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数量与状态:需提交 4-6 台整机,其中至少 2 台为出厂状态(未 root、未调试),2 台为开放调试接口的样机(需开放 Root 权限、ADB shell 等),便于实验室进行渗透测试(如模拟黑客获取权限的全过程);
特殊配置:若产品依赖云端服务(如智能手表的健康数据同步后台),需提供服务器配置文档(如 API 接口地址、数据存储位置),实验室需测试 "云端 - 设备" 通信的安全性(如数据传输是否加密、服务器是否有防注入攻击机制);
配件完整性:需随样机提供所有原装配件(如充电器、数据线),避免因第三方配件导致测试异常(如非原装充电器引发的电磁干扰影响安全功能)。
3. 质量管理与生产文件:保障量产合规的关键
这部分文件用于证明企业有能力在量产中维持产品的安全性能:
ISO 9001 证书:虽非强制要求,但几乎所有欧盟公告机构都会优先认可持有该证书的企业,因其能证明工厂具备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生产一致性控制(COP)文件:需明确 "从零部件到成品" 的质量管控流程:
关键零部件变更流程:如更换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部件时,需说明 "需重新进行安全测试并提交变更申请",不可擅自替换;
量产抽样检测计划:需规定每批次产品的抽检比例(通常≥1%)及检测项目(如安全功能验证、加密算法有效性测试),并附近 3 个月的抽检记录;
供应链安全协议:若产品涉及第三方供应商(如固件开发、芯片供应),需提供与供应商签订的安全协议—— 固件供应商需提交安全审计报告(证明 OTA 更新机制无漏洞),芯片供应商需提供符合 EN 18031 要求的合规声明。
二、EN 18031 证书有效期:动态管理下的持续合规
EN 18031 证书并非 "一劳永逸",其有效性需通过持续维护实现,有效期规则与产品风险等级挂钩,企业需针对性制定维护计划。
1. 有效期的基础规则
常规期限:证书有效期通常为 3-5 年(自颁发日起),但这并非 "固定期限"—— 若企业未按要求完成年度监督审核,证书可能在有效期内提前失效;
风险差异化:金融类设备(如 POS 机、移动支付终端)因安全风险更高,证书有效期可能缩短至 3 年;普通消费电子设备(如智能灯泡、蓝牙音箱)通常为 5 年,具体由认证机构根据产品风险评估确定。
2. 维持有效性的核心要求
年度监督审核:这是维持证书有效的 "必要动作":
资料提交:需每年向认证机构提交 "安全维护报告",包括漏洞修复记录(如针对 CVE 漏洞的补丁推送情况)、安全更新日志(需证明补丁开发周期≤180 天,不可长期拖延修复);
工厂复查:认证机构会随机抽查生产工厂,重点核实 "生产一致性"—— 如抽查量产产品的零部件与认证时提交的 BOM 清单是否一致,抽检产品的安全功能(如加密、访问控制)是否正常生效;
标准更新响应:EN 18031 标准会随技术发展动态修订(如未来可能新增 AI 安全、量子加密相关条款),若标准更新,企业需在 12 个月内完成复审(补充符合新标准的测试项目),未及时响应的证书将被暂停,产品丧失市场准入资格。
3. 证书失效与续期的实操要点
常见失效场景:
未通过年度监督审核:如抽查发现量产产品安全功能失效、漏洞修复不及时;
产品设计变更未合规:如支付终端新增指纹支付功能、智能手表新增定位分享功能,未重新提交认证或补充测试;
资料造假:如提交的测试报告与实际产品不符、伪造供应链安全协议;
续期流程优化:证书到期前 6 个月需提交续期申请,若产品设计未发生重大变更,可复用 30% 的原测试数据(如部分 EMC 测试、基础加密功能测试),续期周期可缩短 40%(从常规的 8-12 周缩短至 4-6 周)。
三、关键合规注意事项:规避认证与维护中的 "雷区"
EN 18031 认证的合规风险贯穿 "申请 - 获证 - 维护" 全周期,细节疏漏可能导致证书失效或市场禁售,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 设计变更的合规红线
产品设计变更需严格按 "变更等级" 处理,不可擅自调整:
轻微变更:如优化 UI 界面、修复非安全类 bug,无需重新测试,但需在变更后 1 个月内向认证机构提交 "变更说明" 备案;
重大变更:涉及硬件或安全功能的调整(如加密算法从 AES-128 升级为 AES-256、新增传感器导致数据采集范围扩大),必须重新进行测试或补充认证 —— 需提交 "变更后测试报告" 及 "新旧产品差异说明",经认证机构审核通过后,证书才继续有效。
2. 违规后果的严重性
2025 年 8 月 1 日强制实施后,欧盟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显著提升:
未认证产品:将被禁止在欧盟销售,已流入市场的产品需强制召回,企业最高面临年营业额 4% 的罚款(参考 GDPR 处罚标准);
证书失效后仍销售:产品会被海关扣留销毁,企业将被列入欧盟 "安全门" 黑名单(该名单会同步至各成员国海关、电商平台),未来 3 年内申请其他欧盟认证(如 CE-RED、EUCC)将被从严审核;
测试数据造假:若被查实提交虚假测试报告,企业将被永久禁止进入欧盟市场,相关负责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3. 地区扩展的特殊要求
EN 18031 的强制范围不仅限于欧盟 27 国,部分关联地区需额外合规:
土耳其:因与欧盟的关税同盟协议,已同步强制要求 EN 18031 认证,且需额外指定土耳其本土授权代表(需在土耳其工商注册),产品包装需标注土耳其语安全警告(如 "Ürün güvenliğini sağlamak için lütfen talimatları izleyin");
英国:目前仍认可 CE-RED 认证(含 EN 18031),但需关注 UKCA 认证的替代进展,建议提前储备 UKCA 认证所需资料(如符合英国法规的授权代表信息)。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欢迎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131-4343-1439(微信同号)
微测检测专线邮箱:mti@51mti.com
深圳总部
北京办事处
上海办事处
快速咨询